MB&F首款小錶徑腕錶SP One,開啟Special Projects系列前衛優雅新章

適逢品牌創立20周年,MB&F的Special Projects特別企劃系列正式揭開序幕,推出全新SP One腕錶作為系列首款作品。Special Projects系列旨在實現過去從未量產的創意構想,展現品牌一貫擅長的突破與實驗精神。SP One一改MB&F的狂放氣息,罕見地以優雅風格為出發點,介於前衛的Horological Machine(HM)系列與經典的Legacy Machine(LM)系列之間,這次以950鉑金與18K玫瑰金兩種版本首先開拓MB&F的新方向。
MB&F SP One,950鉑金(左)、18K玫瑰金(右)材質/SP One手動上鍊機芯/時、分顯示/藍寶石水晶鏡面、透明底蓋/防水30米/錶徑38mm
自2005年由Maximilian Büsser創立以來,HM和LM兩大系列一直支撐起MB&F前衛與復古交織的獨特形象。HM系列強調未來感,太空、科幻、飛機、超跑、動物王國和建築等都是系列主題;LM系列則以圓形錶殼結合經典佈局,融入蒸氣龐克與歷史主義風格。多年來,品牌累積大量創意草圖與未竟計劃。
早些年在COVID期間,MB&F面臨的威脅不容樂觀,品牌乾脆回歸「好玩」的本心,實驗一些輕鬆趣味的構想,陸續打造出M.A.D.1等腕錶,反而反響熱烈。於是來到Special Projects系列,品牌更加著重創意,回顧那些多年來累積的設計草稿,而從中被挑中的構想,便是SP One。SP One的構想始於2018年,由一張笑臉般的草圖啟發,三個小圓形象徵機芯中的發條鼓、擺輪與偏心傾斜錶盤三大核心元素,因此SP One最初得名「Three Circles」。
這張像是一張笑臉的簡筆畫,是2018年MB&F的創意草圖。圖上三個圓形分別代表發條鼓、擺輪與傾斜錶盤,SP One的雛形由此可見。
SP One是品牌首次以「低調優雅」為主題的腕錶,概念經MB&F的好友Eric Giroud協助精修,終於煉成這只品牌目前尺寸最小、最精緻的作品,錶徑38mm,厚僅12mm。圓形錶殼的線條圓潤流暢,搭配無錶圈設計與超高圓頂藍寶石鏡面,整體輪廓光滑得既像鵝卵石,又像飛船。錶耳巧妙地從下層殼身延伸至上層,營造出視覺上的懸浮感,讓腕錶猶如一艘降落在腕間的微型幽浮。
錶殼線條流暢,宛如鵝卵石般自然,懸浮式錶耳從下層延伸至上殼,構成層次分明的雕塑結構。
錶盤猶如壯觀的古希臘羅馬劇場,其外緣在鉑金版本為天藍色,玫瑰金版本則為石墨灰,經倒角處理後,展現品牌戲稱為「圓形劇場」(Amphitheatre) 的設計。而劇場內的,正是萬眾矚目的三位主角:發條鼓、擺輪與小錶盤。
傾斜錶盤以黑色DLC鍍層處理,搭配鍍銠指針與時標,呈現品牌經典的讀時角度。
為了營造發條鼓、擺輪與小錶盤懸浮半空的感覺,品牌在機芯架構上費了不小心思。錶內搭載MB&F自製的SP One手動上鍊機芯,具單發條鼓配置,動力儲存可達三日。機芯秉持「少即是多」的理念,將多數零件隱藏在三位主角之下,使得乍一看好似沒有橋板,正面更不見一顆螺絲。
同樣歸功於機芯設計,懸浮於錶盤的三個圓形視覺上直徑相同。2點位置的擺輪與10點位置的發條鼓相對,而6點鐘位置則是黑色DLC鍍層傾斜錶盤,搭配鍍銠指針與時標。三者由隱藏於下層的三臂橋板支撐,呈現建築般的幾何秩序,以及極致簡約的結構美感。
擺輪、發條鼓與傾斜錶盤懸浮於藍寶石水晶之間,優雅之餘亦有種科幻美感。
透明底蓋則可一窺劇場後台,所有齒輪經手工倒角打磨,紅寶石鑲嵌於突出的套筒中,表面則以緞面、拋光與微噴砂交替處理,質感豐富。腕錶配備小牛皮錶帶,分別搭配白金或玫瑰金錶扣,襯出腕錶的優雅氣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