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代腕錶藏家:Jordan與Veronica的收藏故事|HOROGUIDES雜誌Vol. 8特別企劃

鐘錶產業正處於世代轉換的臨界點,一方面,頂級品牌透過高端市場與CPO制度鞏固優勢;另一方面,neo-vintage、獨立製錶與社群文化正在塑造新的收藏生態。為此,我們在本期Horoguides雜誌的特別企劃〈10x10:新世代藏家群像〉,邀請到十位實力MZ世代腕錶藏家,透過訪談,走進他們的世界、並理解他們如何看待收藏。
這些第一線的觀點,將使產業的變化更具層次,也勾勒出未來鐘錶文化的全新輪廓;透過他們的選擇,我們窺見的不只是收藏,更是一個世代與時間對話的方式。

本期Horoguides雜誌特別企劃〈10x10:新世代藏家群像〉,邀請十位MZ世代腕錶藏家、走進十段藏錶理想的追尋故事。
我的名字叫Jordan。我和女朋友Veronica一起經營的IG帳號miss_littleqs是專門來分享我們手錶收藏以及紀錄日常的生活點點滴滴。
♦♦♦
能有共同理解、並喜愛腕錶的另一半,想必是眾多藏家的夢想,而Jordan與Veronica正是令人欣羨、夢想成真的一對。採訪的那天正逢颱風擦邊過境,窗外風聲呼嘯不止;在室內兩位則熱情的分享對腕錶的誠摯喜愛,以及對市場脈動清晰無比的觀察。
他們特地帶來多款造型前衛、結構創新的作品,MB&F、Urwerk、De Bethune、Armin Strom、Ulysse Nardin、Ming,每款腕錶都彷 彿是一份自我側寫。對他們來說,一只腕錶無法完全代表一個人,但在收藏過程中逐步累積探索, 有時是一見如故的緣分、有時需要耐心等待,就如同生活的拼圖,將慢慢完整成屬於自己的樣貌。
Q:您是如何開始收藏手錶的?
我從幼稚園就喜歡戴手錶,小時候幾乎天天佩戴;第一只機械錶是在上大學前買的TAG Heuer Aqua Racer。真正改變收藏方向的,是在台北101入手的江詩丹頓Patrimony,這是我第一只高單價正裝錶;接著購入愛彼的Royal Oak Offshore之後,收藏量就開始快速增加,也算是真正打開「收藏」的大門。
Q:您目前的收藏風格偏向哪一類?
我沒有刻意設定風格,大多數情況依照直覺與當下喜好。但如果一定要歸納,現在的收藏確實偏向獨立製錶,運動款比例也較多。

大約是從疫情開始、錶市熱度提升的時候,雖然更多人開始關注機械手錶,但也吸引了不少投機者進入市場;再者,部分主流品牌對自身價值與工藝的珍視程度已不如以往。這也是我開始選擇減少主流品牌收藏、將重心轉向獨立製錶的原因,因為它們在設計與製作上更能完整展現製錶師的個人風格與精神。
Q:您的收藏中,哪一只最能代表您自己?
要從收藏中挑出一只最能代表自己,其實非常困難。對我而言,每一只腕錶都像是構成自我的拼圖之一,各自承載著不同的特質與故事。這些拼圖組合起來,才勾勒得出一個人——主軸的色彩與風格或許一致,但每件作品的細節中卻各自蘊含了許多不同面向與層次,也正是這些差異讓收藏與自我一樣豐富而立體。
作為收藏風格代表,MB&F的這頭HM10 "Bulldog"鬥牛犬堪稱是前衛、童趣、 古怪、創意以及製錶工藝技術的集合體。
但如果是以收藏風格作為代表的話,我會選擇MB&F的Bulldog。它的造型大膽、機構新穎,從弧形的「背脊」 到可張合的「嘴巴」動力儲存顯示,都說明著它不只是手錶,更像是一件會與你互動的機械藝術品。
Q:為一只錶做過最瘋狂的事?
嚴格來說,我沒有為了一只錶做過什麼特別瘋狂的事。收藏對我來說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緣分的事,所有好的事情都值得等待;因此如果沒遇到合適的機會,我寧願等待。不過我對錶帶非常著迷,一只錶可能搭配4、5條不同錶帶。錶帶的總價有時甚至超過中價位的錶款本身,換錶帶的速度往往比買錶還快。但當然手錶還是會繼續買的。
Q:您想像中未來的收藏樣貌是什麼?
我會期待未來可以看到更多新的獨立品牌與新秀製錶師出現,為收藏帶來新的驚喜與可能性。我也期待自己的收藏能更加多元化,或許未來隨著家庭與社會角色的轉變,收藏風格也會因此變得更廣、更包容。最重要的是,我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開放的心態,去欣賞並探索更多不同形式的機械鐘錶藝術品,讓收藏持續帶來靈感與熱情。

(精彩完整內容,敬請閱覽HOROGUIDES Vol.8《THE BLUE ISSUE》)
精彩完整內容,敬請閱覽HOROGUIDES Vol.8 《THE BLUE ISSUE》
購書請前往誠品等書店門市:誠品線上 、博客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