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G名錶達人
HOROGUIDES
5 JUL. 2025

熱潮過後,藏家@ordinaryluxury最愛的新收藏 | HOROGUIDES雜誌Vol. 7 特別企劃

HOROGUIDES
5 JUL. 2025
MB&F - LEGACY MACHINES - 51.SL.MB - 熱潮過後,藏家@ordinaryluxury最愛的新收藏 | HOROGUIDES雜誌Vol. 7 特別企劃

熱潮褪去,留下的是本質與初心。當鐘錶市場逐步回歸理性,當話題不再喧囂,真正能長久陪伴於腕間的時計,往往並非當初萬眾矚目的焦點,而是那些能與生活節奏共鳴、與內心深處產生對話的作品。收藏從來不只是購買,更是一場歷經時間沉澱後的選擇與自我確認。

 

本期特別企劃【熱潮過後,藏家最愛的新收藏?】(After the Hype: What's Your Favorite NWA?)中,我們邀請多位熱情且眼光獨到的腕錶藏家,分享他們在市場修正之後所做出的嶄新選擇。這些藏品或許未曾登上話題頂峰,卻因真摯的情感連結與個人生命歷程而格外動人。從佩戴的日常到回憶的累積,這些腕錶所記錄的不僅是時間的刻度,更映照出藏家對風格、價值與人生哲學的深刻回應。

 

@ordinaryluxury

喜歡研究各式各樣的機芯結構,時常在各大社群媒體潛水爬文學習新知識,對獨立品牌情有獨鍾。

 

♦♦♦

 

MB&F(Maximilian Büsser & Friends)是我接觸獨立製錶世界時最早認識的品牌之一。初見之下,Max Büsser所主導的作品總給人一種極致前衛、甚至科幻風格的震撼感,每一款腕錶彷彿來自未來,無論是造型或機芯佈局都跳脫傳統。但這些「機械藝術品」的價格也相對高昂,讓人敬而遠之。

 

進入收藏歷程的中期階段,我曾一度對MB&F產生動搖。當時受到了許多品牌對「100%自製」機芯、大量內部產能的強調所影響,反觀MB&F並非自行製造機芯,而是與各大製錶工坊合作(如Chronode、Voutilainen等),這讓我一度認為它可能缺乏某種「純粹的獨立精神」。

 

然而,當我逐漸深入了解製錶產業的各個層面,開始欣賞不同獨立品牌的背景與理念後,我反而回頭重新看待MB&F。Max真正的創舉不只在於設計,更在於他如何將一個腦中的超現實構想,具體化為一款能佩戴的腕錶。他以藝術策展人的角色出發,聯合各領域的頂尖製錶師、工程師、工匠,把一件件幾乎無法量產的夢想逐一實現。這種整合與協作的難度,在我看來,絲毫不亞於「100%自製」,甚至更具挑戰性。

 

MB&F - LEGACY MACHINES - 51.SL.MB - 熱潮過後,藏家@ordinaryluxury最愛的新收藏 | HOROGUIDES雜誌Vol. 7 特別企劃

MB&F Legacy Machine 101 玫瑰金 / 錶徑44mm / 手上鍊機芯

雖然這只LM101並非我人生中的第一只MB&F,但卻是我特別有感情的一件作品。它曾經是品牌中最親民的入門款,卻因獨特的設計與數量稀少,在二級市場上反而成為炙手可熱的熱門錶。過去因價格炒高,我遲遲沒有入手,直到去年中,意外在海外網站上發現這款早期版本,不但具備原廠二手認證,狀況近乎全新,於是便毫不猶豫地收藏下來。

 

其實在入手之前,我也曾猶豫是否應該等新版本的LM101——畢竟新版升級了雙層游絲、面盤處理也更加華麗。然而我最終還是被這只早期型號的種種細節吸引:電鍍金色擺輪是LM101系列中唯一的設計,藍色擒縱輪在陽光下會泛出低調光澤,面盤上的「Legacy Machine」字樣更是純手工雕刻而非印刷,充滿早期製作時的溫度與人味。更令人驚喜的是,這款特定版本據說只生產了53枚,在沒有刻意標榜限量的前提下,反而成為最珍貴的「無聲限量」。

 

這只LM101,不只是收藏清單上的一格勾選,更像是我與Max的設計語言對話後的共鳴見證。它讓我理解:獨立製錶的價值,不僅在「自製」與否,而是能否堅持理念、聯合志同道合者,持續實現那些原本不可能的夢想。

 

MB&F - LEGACY MACHINES - 51.SL.MB - 熱潮過後,藏家@ordinaryluxury最愛的新收藏 | HOROGUIDES雜誌Vol. 7 特別企劃
精彩完整內容,敬請閱覽HOROGUIDES Vol.7
購書請前往誠品等書店門市:誠品線上博客來

文章分享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:新錶專區
TOP